【一起学】宣宾老师外治法之点穴疗法系列:特效部位之“耳后高骨下大筋”
图片
图片
·我的探索·简便效廉、易复制易操作易普及,
使中医回归百姓。
图片
写在前面
作为头面部的开关,耳后高骨大筋在外治法中的使用频率还是很高的。尤其是外感病期间,感冒初起时,如果坚持捏此筋,直到头上冒汗,感冒也就不治而愈了。感冒后期,这个部位对于发烧、咳嗽等,也都有很好的疗效。
另外,宣宾老师特别强调了它的降血压的功效。我们现在经常教别人抹脖子可以降血压,抹的就是耳后高骨下大筋及颈前大筋区域。
如果找不准位置或不会操作,这里提供了示范视频,需要说明的是:
在应对外感病时,我们通常用宸熙老师示范的捏的手法;
在应对耳聋耳鸣等慢性病时,我们通常用艾草香老师示范的按压的手法,这种病人,按压这里一般都会很痛,要忍住疼痛持续按压几分钟,手法是往耳朵的方向顶进去。
在应对高血压时,则采用轻轻往下捋的手法。
宸熙老师示范的捏耳后高骨大筋的手法:(视频包括了颈前大筋、缺盆大筋和抓腋窝的位置和操作手法,有这方面需要的朋友请把视频看完。)
图片
艾草香老师示范的按压手法:
图片
正文
部位选讲——耳后高骨下大筋
宣宾
此部位为头面部疾病的重要开关,对所有头面部疾患具有良好效果,平时多按可促进大脑供血,预防各种脑部疾病,对感冒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,大多可以手到病除。
手法操作:
用捻、捏、弹、捋、点、揉都行。
针对感冒进行治疗时,可以从翳风穴开始往缺盆穴那个方向捏提即可。两边都做,从上至下,连续不断,中等力度,持续五至十分钟。可两手轮换操作,直到脖子与前额同时微微出汗为止,做完后全身顿时会有轻松的感觉。
图片
临床主治:
1、头面部眼耳鼻口疾患。如头疼,头晕,头皮麻木,头皮发凉发烧,头皮痒,头闷,眼红流泪,鼻酸鼻塞,鼻干鼻烧,嗅觉异常,口干口烧,舌僵流涎,口臭,面容紫白寒,嘴歪眼斜,面部抖动,恶心呕吐,中暑休克,晕车晕船,失音嗓哑。
2、颈肩不适,颈部强直酸困。
3、精神病,记忆力减退,精神衰弱,多睡或不睡。
4、促进大脑供血,防脑溢血。
5、手足发凉发烧,半身麻木无汗,全身酸困无力,两腿软如棉等。
6、感冒、发烧、咳嗽。
7、消化功能减退。
记住:此部位为头面部疾病的重要开关,多做有益。
常用配穴:
一般与耳穴相应部位相配,和尺泽相配可以增强疗效。
临床中配拨阳陵泉大筋,按外关,对治后天性耳聋多有立竿见影之功。
若治头部孔窍病,加孔最穴。
以下为宣宾老师的讲课内容(略加整理):
图片
咱们头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,
就是耳后高骨下大筋。
记住一句话,
他是整个头面的开关,
就是头面部所有问题归他管。
头晕头痛的,
你把这个穴位揉一揉,
症状马上减轻。
这根筋在哪儿呢?
一般说头侧过来,
就能看到这根大筋嘛。
你往上捋,
是不是摸到耳后高骨的下面呢?
它们是连在一起的,
这根大筋就在哪儿?
就在耳后高骨下,
你摸着他,是很痛的。
如果这个部位很痛,
说明你面部肯定出现供血不足了。
有些人血压比较高,
到处找方法,找药吃,
其实高血压,
如果你勤快一点,根本不需要吃药,
你的手往下捋,一边早晚60下,
不用吃药,血压就降下来了。
简单吧?
很多人他不做,宁愿药往嘴里喂,
吃一辈子都可以,
但是,这么简单的动作他不做。
一起学习,与君共勉
特效部位的讲解,是基础,重在理解;
精彩案例的分享,是大厦,重在实践;
先理解基础,再实践分享,不急不躁;
案例分享系列已经开始整理发文,
请订阅【案例分享】合集,持续阅读,
让我们一起走过这段美好的学习之路...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